网站首页技术中心 > 硫酸钴深度除镍纯化:海普特种树脂破解纯化难题!
产品目录

硫酸钴深度除镍纯化:海普特种树脂破解纯化难题!

更新时间:2025-10-16 点击量:62

在新能源、半导体、新材料等战略性产业飞速发展的当下,高纯硫酸钴作为核心原材料,其纯度标准尤其是镍杂质含量,直接决定着终端产品的性能与寿命。传统处理工艺逐渐难以适配市场需求,而硫酸钴深度除镍纯化吸附材料的出现,凭借其高效、靶向的除镍能力,正成为推动产业突破技术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图片

 


 

下游应用领域对产品性能的要求不断提升,高纯硫酸钴中镍杂质含量的控制标准正持续收紧,成为衡量产品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阴极钴制备:阴极钴作为合金、电池材料的关键原料,对镍含量有着刚性标准——必须小于0.1%。而这一标准的实现,依赖于电解沉积前的硫酸钴电解液纯度,当电解液中钴浓度约为40-60g/L时,镍浓度必须严格控制在250mg/L以下,才能满足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的使用要求。

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三元正极材料对高纯硫酸钴的纯度要求最为严格。过去行业普遍接受镍杂质含量≤50ppm的标准,而如今为适配长续航、高安全、长循环寿命的动力电池需求,头部电池企业已将标准提升至镍杂质≤10ppm(部分车型配套的正极材料甚至要求≤5ppm)。

半导体与电子信息领域高纯硫酸钴用于芯片电镀、电子元器件制造时,对纯度的要求达到“痕量级”。在14nm及以下先进制程的超高纯硫酸钴,镍杂质含量需控制在1ppb-5ppb范围内。

磁性材料与催化剂领域:高性能钐钴永磁材料要求硫酸钴中镍杂质≤20ppm;而用于精细化工合成的钴基催化剂,镍杂质含量需≤30ppm。

 


 

这些严苛标准背后,是产业技术迭代与产品升级的必然趋势。传统除镍工艺已难以胜任当前要求,市场亟需新一代深度除镍解决方案。

 


 

图片

 


 

目前行业中常用的溶剂萃取法和常规吸附法在应对“深度除镍”的需求时,均存在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1

溶剂萃取法:能一定程度降低镍含量,但萃取剂(如P204、P507)本身属于油相物质,在搅拌萃取过程中易发生乳化现象,导致油相残留于钴液中。这些残留油相不仅会污染后续工序的设备与原料,还会与钙、镁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引入新的杂质

2

常规吸附法:采用活性炭、常规阳离子交换树脂与螯合树脂时,在高浓度硫酸钴溶液的强酸性、高离子强度环境中,吸附材料易受钴离子竞争干扰,对镍离子的选择性大幅下降,反而会吸附大量目标产物钴离子,造成钴损失过高

 


 

图片

 


 

针对上述市场痛点与技术瓶颈海普定向研发了高纯硫酸钴溶液深度除镍的特种吸附材料及配套工艺技术,显著提升除镍精度与运行经济性。

图片

图1:HP686特种除镍树脂

 


 

HP686是一款以大孔结构聚苯乙烯为骨架的功能树脂,通过在骨架上引入特定功能基团,使其能与镍离子形成稳定配合物,进而展现出优异的选择吸附性能。其吸附机制核心在于:特定功能基团可与镍离子构建稳定的螯合结构,这一独特结构不仅显著提升了树脂对镍离子的吸附能力,更强化了其对镍离子的选择性(尤其在低pH条件下),从而高效实现镍离子的靶向去除。


HP686高分子骨架内外交联均匀,吸附动力学优异、吸附容量高、机械强度好。在pH=2左右的酸性料液中,仍可将有关重金属高效去除,其对金属离子吸附选择性次序为:

Cu2+>Ni2+>UO22+>Fe3+>Zn2+>Co2+>Cd2+ >Fe2+>Mn2+

 


 

工艺原理


 


 

特种吸附材料经过分子设计,其表面活性基团对镍离子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当硫酸钴溶液通过填充吸附材料的固定床或流化床时,溶液中的镍离子会与吸附材料表面的活性基团结合,形成稳定的螯合物或离子键,被牢牢“捕获”在材料表面;而钴离子因与活性基团亲和力弱,几乎不被吸附,随溶液顺利流出。待吸附材料饱和后,通过稀酸溶液进行洗脱再生,可实现吸附材料的循环使用,同时回收高纯度镍盐,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图片

图2:工艺流程图

 


 

核心优势


 


 

与传统工艺相比,基于特种吸附材料的离子交换吸附工艺,在满足“深度除镍”需求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01

选择性强:

材料经过特殊分子设计与功能化修饰,对Ni2+展现出较强的特异性识别与结合能力,即使在较高Co2+/Ni2+浓度比(>10000:1)的溶液中,仍能精准、高效地捕获镍离子,实现“靶向”去除;


02

高吸附容量与稳定性:材料具有发达的孔道结构和丰富的活性位点,在强酸性(pH<1.5)和高离子强度的硫酸钴溶液中保持优异的化学与机械稳定性,吸附容量大,使用寿命长;


03

钴损失率低:吸附材料对钴离子的吸附率<0.5%,钴回收率可稳定在99.5%以上,大幅降低原材料损耗;


04

绿色环保:工艺无需使用有机溶剂,洗脱液可循环利用,废水排放量减少80%以上,符合国家“双碳”战略与绿色工厂要求;


05

操作简便:工艺流程短,可实现自动化连续运行,设备占地面积小(仅为萃取工艺的1/3),且无需频繁调整参数,运维成本低。

 


 

应用场景


 


 

可用于锂电正极材料、锂电回收等生产过程中回收镍、铜,料液纯化;

可在酸性条件下(pH<2),吸附镍、铜离子;

钴电解液中去除镍离子,纯化电解液;

可在EDTA等强络合剂料液中选择性吸附镍、铜等重金属离子。

 


 

图片

 


 

在追求性能的新能源材料时代,高纯度是核心竞争力。我们提供的高纯硫酸钴深度除镍特种吸附材料,凭借其较强的选择性、深度的净化效果、优异的稳定性和绿色环保的特性,成功突破了传统除镍工艺的技术壁垒。


该解决方案不仅能够帮助客户稳定生产出符合国际顶级标准的高纯硫酸钴,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更能显著降低综合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赢。


选择我们的深度除镍技术,就是选择通往高纯材料未来之路。携手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材料提纯技术的进步,为绿色能源的发展注入更高纯度的“钴”动力!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4536号